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2021 08/16

来源

中国广播电视台中国之声

浏览次数 113

党史微课堂(第65期) | “打土豪、分田地”

微信图片_2021081612382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呼市总工会特别开设线上《党史微课堂》教育专栏,结合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与大家一起重温党史,见证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的革命岁月,回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本期讲述的这件文物是一份1928年江西宁冈县农民缴纳土地税的记录清单。现收藏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


微信图片_20210817141918

图为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的宁冈县农民缴纳土地税的记录清单


  这张土黄色的毛边纸清单,长72.5厘米、宽23.5厘米,呈长方形。上面的文字竖行排列,为黑墨色的行书字体,字迹比较清晰。清单详细记载了1928年间江西宁冈县新城区桥上乡农民缴纳土地税时,上交谷物的数量和时间。

  这份看似寻常的记录清单,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人民向新生的红色政权积极交纳土地税、支援革命战争的历史见证。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微信图片_20210817141923

图为 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


  有了根据地,土地革命怎么搞?毛泽东开始对湘赣边界的土地状况调查研究。他发现,湘赣边界的土地60%以上在少数地主手里,只有不到40%在农民手里。1928年3月,工农革命军在湖南酃县水口、江西宁冈、大陇等地进行分田尝试,没收地主的土地进行分配。贫困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电视剧《井冈山》片段

  毛泽东:我跟朱军长,陈主任已经商量过了,准备从军队中抽调大批干部,深入到宁冈、永新,发动群众、调查研究、掌握政策、指导分田。到底是以村为单位进行分田,还是以区乡为单位,还有男女老幼是否平分,还是要有所区别……


微信图片_20210817142022

图片图为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陈列


  1928年的一天,毛泽东来到井冈山桐木岭哨口下的白泥湖乡。他看到不少老乡忙着往乡政府跑。他忙拽住一个问:“老表,你这么急着干什么去啊?”“赶着去领分田牌啊!”老乡笑着回答。此时不宽敞的乡政府院里挤满了人。正低头写分田牌的乡政府秘书双眼通红,右手似乎已握不住毛笔。身边的工作人员赶忙向毛泽东解释,为了赶着写完分田牌,秘书已经两天两夜没合眼,实在写不动了。听了这话,毛泽东二话没说,卷起袖子、拿起毛笔,开始一笔一画地给农民写起分田牌。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当时分田工作十分关心。


微信图片_20210817142026

图为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插牌分田雕塑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8年7月,湘赣边界各县的土地分配基本完成。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正式颁布施行。

  “井冈山《土地法》:土地分配的数量标准:(一)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二)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者比不能劳动者多分土地一倍。以上两个标准,以第一个为主体。(压混)有特殊情形的地方,得适用第二个标准。”

微信图片_20210817142030

图为 《井冈山土地法》——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部成文的土地法


  这部法律解决了土地没收与分配、山林分配与竹木经销、土地税的征收与使用等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部土地法。土地法实施后,群众欢欣鼓舞,热情歌唱:“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

  拥有了土地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普遍获得粮食大丰收。“得之滴水,报之涌泉。”农民踊跃缴纳农业税,用朴素的方法支持革命。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研究员汤根姬说,这份1928年江西宁冈县农民交土地税的记录清单就是最好的见证。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研究员汤根姬:“土地分下去这一年,宁冈全县的粮食增产百分之二十以上。初步尝到胜利果实的宁冈农民积极向工农兵政府交纳公粮,也就是土地税,用来支援红军。军爱民,民拥军,军民浓浓鱼水情,在这张泛黄的土地税清单上得到最好地诠释。


微信图片_20210817142036

亚洲最大单幅油画《黄洋界保卫战》局部


  土地革命使广大贫苦农民得到了实际利益,也激发了贫苦农民投身革命的热情,巩固了红军的群众基础。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研究员汤根姬:在黄洋界保卫战中,面临敌众我寡的艰险境地,井冈山群众与地方武装配合红军第31团,不分昼夜地修筑工事,挖壕沟,运石块,制檑木,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微信图片_20210817142041

微信图片_20210817142044

图为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的一首《西江月·井冈山》,道出了井冈山军民万众一心的斗争决心。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斗争,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农村革命根据地呈现的出生机勃勃的气象,也让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许微微:“我是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90后’讲解员许微微,出生于1994年,是土生土长的井冈山人。这张斑驳的土地税清单,每次讲解它时,我似乎能看到贫苦农民分得土地时脸上的笑容;听到农民抱着分田牌激动地喊着“红军万岁”,也让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从未改变。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我,会从中汲取前行力量,递到每一个人。”


蒙ICP备19004934号   

蒙公网安备15010402000107号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内蒙古酷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邮编:010020   职工热线:12351

业务咨询:0471-5979451

举报电话:0471-5981596   4600893

举报邮箱:hszghjgjw@163.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东街迎春巷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