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2022 06/09

来源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浏览次数 66

同比增长13.98%!内蒙古脱贫群众增收效果更加明显

6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有关领导介绍内蒙古进入新阶段以来实现乡村振兴良好开局所取得的成效以及今后的工作布置。

7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刘艺琳摄

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薛勇介绍,内蒙古在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省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基础上,2021年省级党委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综合评价再次被评为“好”的等次。

脱贫攻坚成果基础方面,2022年中央和自治区安排衔接资金86.76亿元(中央35.26亿元,自治区51.5亿元),同比增长3%。现已下达各级到县衔接资金66.04亿元,实施项目2473个,开工率达92.2%,资金支出进度42.2%。内蒙古加强扶贫项目形成资产后续管理,对2012-2020年扶贫项目形成的601亿元资产,建立经营性、公益性、到户类“三本账”,分级分类落实管护责任,保障高效运营。同时,将42.41万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在86个旗县开展“防贫保”覆盖103万农牧民,切实兜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

内蒙古坚持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制度性安排,将动态监测和全面排查相结合,一、三季度开展针对重点人群的集中监测,二、四季度开展针对全体常住农牧户的集中摸排,加强与教育、民政、人社、住建、水利、卫健、医保等部门的主动对接和信息共享。对纳入监测对象的人口,及时精准落实有针对性帮扶措施,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脱贫群众增收方面,2021年底,内蒙古全区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14951元,同比增长13.98%,位居全国25个有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省区市的第3位,脱贫群众增收效果更加明显。

内蒙古将符合条件的脱贫旗县纳入18个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13个农牧业产业集群重点旗县范围之内。继续向脱贫旗县倾斜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亿元以上,全区衔接资金用于发展产业的比重超过55%,补齐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聚焦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扶持628家扶贫龙头企业、276家帮扶车间,带动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增收。2021年衔接资金支持项目覆盖脱贫人口和监测人口49.3万人次,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2022年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398个,通过资产收益、入股分红、订单收购、务工就业、土地流转等机制带动增收。

内蒙古推广“以工代赈”拓宽就业渠道,优先安排脱贫人口通过参与农田水利、村庄道路、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美化等建设,获取劳务报酬。截至5月底,全区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岗就业18.8万人,同比增长3%,预计6月底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内蒙古自治区“异地同城”服务模式为脱贫人口提供“心贴心”就业帮扶等典型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接下来,内蒙古将从强化产业帮扶、强化稳岗就业、强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强化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强化重点帮扶旗县政策落实等方面着力提高脱贫人口收入。

重点地区帮扶方面,内蒙古倾斜支持10个国家级、5个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推动省级领导和大型国有企业实行“双包联”机制,确定28家中直和自治区国有企业结对包联15个国家和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启动了向重点帮扶旗县选派科技特派团工作,安排405名科技特派员开展产业指导帮扶。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今年计划投入4.9亿元后续扶持资金,实施项目68个,持续推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产业培育和公共服务配套。

社会力量帮扶方面,今年北京市投入内蒙古14.94亿元协作资金,推动产业、就业、消费和人才等帮扶,创新开展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围绕自治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用好北京市非首都功能区疏解政策,搭建京蒙产业对接平台,支持北京市企业共建产业园区。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全区1339家民营企业与3171个嘎查村开展结对帮扶,筛选44家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分类分区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在4379个嘎查村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试点推进人畜分离工作。在3个旗县、67个村镇开展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推广积分奖励、设置公益岗位、评定信用星级等治理方式,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引导脱贫群众勤劳致富。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项目,实现生态建设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度融合。

内蒙古2022年计划在400个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新增1854个嘎查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继续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坚决破除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推动养成个人卫生、环境整洁等现代文明生活好习惯。


蒙ICP备19004934号   

蒙公网安备15010402000107号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内蒙古酷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邮编:010020   职工热线:12351

业务咨询:0471-5979451

举报电话:0471-5981596   4600893

举报邮箱:hszghjgjw@163.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东街迎春巷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