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2023 12/08

来源

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0

平型关大捷:胜利号角从这里吹响

1月25日,片片雪花飘落在晋东北大地。站在平型关城垣上,烈烈风声从耳畔呼啸而过。硝烟散尽,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内,循环播放着《义勇军进行曲》,参观者络绎不绝。

  纪念馆里,一张对比表详细地列出了当时两军兵力的差距:“兵力,我军1万余人,日军2.2万余人;手枪,我军3821支,日军9476支;轻机枪,我军274挺,日军541挺……”

  “在敌我武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如何打赢这场仗?依靠的就是八路军战士不畏强敌,敢于牺牲,敢于亮剑,保家卫国的决心。”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文史研究部主任毛春桃说,“今天,我们面对困难,同样需要这样的决心。”

  无畏生死,夺取抗战首次大捷

  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碧空如洗。

  当天,身着八路军军装、佩戴抗战胜利纪念章的97岁抗战老兵梁斌,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盛大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走过来了!”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作为10个英模部队方队之一,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伴随着“咔咔”的脚步声,老人仿佛回到了78年前的那个潇潇秋雨夜。

  那天,也是一个秋日。

  “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

  1986年8月,聂荣臻元帅写下这首《忆平型关大捷》时,仍对那场“潇潇秋雨”记忆犹新。

  1937年9月24日,驻扎在山西大同灵丘县冉庄村的八路军115师接到命令,连夜赶往西北16公里外的平型关乔沟设伏。

  平型关,明朝内长城的一个重要关隘。乔沟位于其东北方,是一条长约5公里的狭窄古道,蜿蜒曲折,两侧壁立,难以攀爬,是灵丘通往平型关公路上最险要的一段,也是日军从平型关前线到灵丘县城的必经之地。

  “战士们没有雨具,身上的灰布单军装被浇得湿淋淋的,冷得发抖。”那时的梁斌,只有十八九岁,是八路军115师685团的一名司号员。

  天快亮时,雨停了。115师终于在9月25日拂晓前到达平型关乔沟伏击阵地。

  7时许,山沟里传来了马达轰鸣。100余辆汽车载着日本兵和军用物资在前面开路,200多辆大车和骡马炮队随后跟进,接着开过来的是骑兵。

  此时,全身湿透的八路军战士们,趴在冰冷的地上,等待着敌人。

  “打!”

  顿时,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山谷。

  “战士们勇猛地向公路冲去,鬼子东奔西窜,战马惊鸣。然而敌人终究是凶狠的,而且枪法很准,利用汽车和沟坎顽抗……我们的火力压不住敌人的火力,冲上去的战士一个又一个地倒下来。那一刻,战士们无畏生死,前赴后继地向前挺进。”时任115师686团团长的李天佑回忆道。

  在争夺老爷庙高地时,686团副团长杨勇带领战士们,向四五百名日军猛烈进攻。日军拼命反击,数架飞机在空中助战,战斗十分惨烈,140余人的3营9连官兵大部分牺牲,老爷庙高地终于被八路军牢牢控制。

  在平型关战役中,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排长牺牲了班长顶替,班长牺牲了战士接替指挥。仅梁斌所在的685团,战后报告伤亡人员就达223人。

  最终,八路军将进入乔沟一线1000余人的日军全部歼灭,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雄壮豪迈的《八路军军歌》,记录下这“第一个胜利”和“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这一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古长城上,用血肉筑起中华民族新的长城。

  走进历史,在传承中服务当下事业

  “1937年,一场战役让我的家乡扬名中外,那场战役就是平型关大捷。”去年夏天,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李歆伊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的小小讲解员。

  每年暑假,纪念馆里都会有一群特殊的讲解员实力圈粉。他们是来自灵丘县的小学生,经过为期1个多月的筛选、培训后,这群特殊的小学生讲解员们正式上岗。

  从课本走进历史、从校园走进纪念馆,李歆伊对平型关大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去做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李歆伊说。

  “小小讲解员们十分活跃,从他们的视角讲故事,观众都十分喜欢,跟随的参观者越来越多。”毛春桃告诉记者,这个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过程中来,通过自己近距离的感受,从小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纪念馆内循环播放着《义勇军进行曲》,参观者络绎不绝。在这些参观者中经常会有一些特殊的客人,王克西就是其中之一。

  王克西的父亲名叫王志臻,曾任八路军115师685团营部书记,写有一本《从陕北到东北》日记,共计1205篇,完整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其所在部队的行程及战斗历程。

  从2012年开始,退休后的王克西夫妇按照父亲日记的行走路线,重访抗战路。他们先后三次来到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父亲生前多次给我们讲述平型关大捷的战争过程,那时候单纯地听和现在亲身到现场来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大环境下,依托平型关大捷的红色资源,来这里的游客逐年递增。”谈到纪念馆最大的变化,毛春桃对记者说,纪念馆的接待量不断攀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作人员也从2012年的二三十人增加到了现在的近百人。

  “学习历史,不只是学习过去的,重要的是让这些历史为现在的事业服务。”毛春桃说。

  敢于胜利,在新征程上攻坚克难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下响起的枪声,激起了中华民族抵抗日寇侵略的信心和决心;平型关下的精神,历经八十余载,仍在持续弘扬。

  曾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灵丘,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然而,灵丘人不畏困难,敢于牺牲,不等不靠,攻坚克难,终于在2019年实现全面脱贫。现在,灵丘县依托作为全国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平型关红色景区,正在吸引更多游客来这里“吃、住、行、游、购、娱”。

  近年来,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的接待量不断攀高,毗邻主战场的灵丘县东河南镇小寨村含水人家,也随着纪念馆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而红火起来。

  记者看到,如今的小寨村,不仅建设了易地扶贫搬迁点,还同步建成沿街商铺,办起了“红色留念”“荞这一家子”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一条街,打造集红色教育、民俗旅游、非遗传承、农耕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走进含水人家,阳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光粼粼;半圆形的拱门和转角的石砌、古色古香的窑洞式楼房,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这里不仅还原了旧时生活场景,还为游客打开了了解历史的一扇窗。大幅三维立体画面展示了1937年平型关战斗打响前八路军115师干部动员会的场景,并用部分雕塑再现了军民鱼水情。

  纪念馆内,毛春桃和她的同事们仍旧忙碌。除了继续挖掘历史,如何将过去的革命先辈精神跟现在的教育活动相结合,如何将红色文化送入乡村、校园、军营,都是他们工作的内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

  “84年前,革命先辈在平型关下亮剑,用鲜血与生命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今天,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怕艰险、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在新征程上始终为我们指引着方向。”毛春桃说。

 


蒙ICP备19004934号   

蒙公网安备15010402000107号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内蒙古酷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邮编:010020   职工热线:12351

业务咨询:0471-5979451

举报电话:0471-5981596   4600893

举报邮箱:hszghjgjw@163.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东街迎春巷1号